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1 章 周易(1 / 2)

一旦有了目标,且脚踏实地向着目标前进,时光的流逝便显得如此匆匆。不知不觉春光已逝,仲夏到来。一面随夫子学习四书,一面通过学海垂钓知识,谢拾一身学识日渐深厚,带着婴儿肥的小脸上,一双黑亮的眸子湛湛有神。一眼瞧去,若非身上的粗布衣衫太过朴素,倒像是书香门、表及当代律判与典章制度。[1]“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故而“四书”皆要精通,不可或缺。而“本经”,指的却是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任择其一,作为自身主修的本经,做到精通。其余四经却不必如此。换句话说,学子习“四书”耗费的精力大致相当。学习“五经”时却该有所侧重。主要精力大都用于研读精通“本经”,其余四经熟读通晓就很是不错了。既然如此,徐夫子自也不会拿学习“四书”的程度来要求大家学习“五经”。一旦弟子们选择了本经,侧重必有不同。譬如徐夫子所掌握的本经是春秋,讲解春秋最是得心应手。同样以春秋为本经的弟子随他学习自是如鱼得水。不打算以春秋为本经的弟子却也不必担忧。毕竟现阶段他们连童生都不是,以徐夫子的学识,传授几名蒙童“五经”绰绰有余。除非将来弟子们更进一步,欲在各自本经上取得更深的造诣,到那时或许便得另择良师。于是,徐夫子讲诗“不学诗,无以言。[2]”讲书“书者,政事之纪也[3],载尧以后君王之言论。”讲礼“礼记者,释仪礼之书,须与仪礼合读。[4]”讲易“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5]”讲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6]”谢拾甫一接触便喜欢上周易。这可是“群经之首”,最早甚至追溯到神话中的太古时代,“伏羲演八卦”的传说。据说三皇之一的伏羲于黄河边见一匹龙马腾跃而出,受到龙马背上的图案排列所触动,遂创“先天八卦”;又说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7]。此后,又有周文王推演出后天八卦”。无论天皇伏羲,抑或周文王,在久远之后的现在,早已是后人心目中的传说。周易的来历无疑令其神秘色彩愈发浓郁。况且,将天地万象划分为阴阳二类,以阴阳二爻便可象征宇宙之间的一切变化这样一部奇书,还不够匪夷所思吗至少,谢拾就被此书深深征服了涉及到神话人物伏羲诶,岂能是人间之书大学与周易相比,都不值一提罢尽管知晓与徐夫子一般以春秋为本经才是最好的选择,而周易的艰深难懂在“五经”之中亦名列前茅,可谢拾就是无法抗拒来自“仙人传承”的神秘诱惑。“决定了,我要以易为本经。”谢拾的选择令学堂上下很是惊讶。知晓易之艰深,再无一人与他一般选择。师兄们多是选择春秋与诗书。唯有意识深处的胖狸猫“众人皆醉我独醒”地翘起尾巴[果然如此]它早就猜到了。倒不如说,宿主会选择周易以外的书为本经,那才奇怪。依旧是宿主封建迷信人设不倒的一天呢周易不愧是方方面面都符合谢拾心意的神书,不过刚刚入门,他便学得入迷。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卜算之道,谢拾学得尤为认真,直到下学犹嫌课堂时间太短,满脸意犹未尽。幸而他已经掌握占卜的基本原理。这是他认真听课再加上系统从旁讲解的收获。谢拾踌躇满志,就要学以致用。“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8]没过多久,哼着八卦取象歌一路小跑回到家中的谢拾,便哼哼唧唧缠着他娘余氏要了三枚铜钱,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见余氏好奇,谢拾解释道“这是用来起卦的。”“娘你不晓得,我今日可是习得了一门直通天地至理的奇术”他的语气十分激动。卜算之术,在谢拾眼中毋庸置疑便是仙术。待他习易大成,就是名副其实的小神仙啦余氏听得云里雾里、稀里糊涂。不过,区区三枚铜钱而已,孩子想要给他就是了,自家拾哥儿又不像别家孩子那般爱乱花钱。拿到铜钱,谢拾迫不及待开始尝试。他把手一合,闭上双眼作虔诚状,过了好一会儿才将手中三枚铜币向上一抛,只见三枚铜币咕噜噜滚落在院中的青石板上,赫然是一正二反,小家伙便笑着一拍手。“二阳一阴,此为少阴,即阴爻。”

说着,他用树枝在旁边的地上画了一条中间断裂有缺口的横线“”,象征阴爻。随后,谢拾又如法炮制连掷五次,将每一次所得出的爻象用“―”或“”来表示。六爻自下而上,排列组合成最终的卦象。望着眼前符号,小家伙犯了难。周易六十四卦,如今他还不曾彻底掌握,暂时做不到“看图说话”,由图联想到对应卦名。系统适时提醒[这是鼎卦。]“哦哦哦”恍然大悟的小家伙连忙翻出书袋里的书,一路翻到鼎卦第五十,其上赫然写着卦辞与每一爻的爻辞。小家伙一本正经地摇晃着脑袋“此卦下巽上离,以火煮食,除旧布新,大吉”“让我看看”随后,他又在书上找到“鼎”卦由下至上第二爻,这是谢拾亲手掷出的变爻,其爻辞便意味着此次占卜的结果,“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余氏一头雾水,如闻天书。“拾哥儿,这说的都是什么”“嗯,就是说,咱们都能通过学习补足自身缺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